4月29日,喀什大学金胡杨管乐团63名师生在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丛培兵与音乐与舞蹈学院负责人的带领下踏上征程。
跨越4700公里,从帕米尔高原到黄海之滨,喀什大学金胡杨管乐团凭借《礼赞》《阿拉木汗》两首曲目的卓越表现,最终获得“中华杯”中国第十八届管乐展演二等奖和“优秀管乐团”的殊荣。作为南疆地区高校首支管乐队伍,金胡杨管乐团在援疆银龄教师巩伟教授的指导下,实现了从零起步到登上“中华杯”全国展演舞台的跨越。


喀什大学金胡杨管乐团通过精湛的技艺
展现新疆风采 喀大风采
被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光明网:

https://difang.gmw.cn/sd/2025-05/03/content_38005439.htm
搜狐网:

https://difang.gmw.cn/sd/2025-05/03/content_38005439.htm
腾讯网: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503A05AQ800
日照日报:

https://mp.weixin.qq.com/s/srocEjflKGek8FzZaNC08Q
直播日照:

https://mp.weixin.qq.com/s/e_6ByPHZZhajFETJD9h8jw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管乐团队伍的日照之旅~
使命与磨砺:山海之间的精神传承

丛培兵在比赛前动员大家:“这次远征不仅是艺术的交流,更是民族团结精神的传递。我们要用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精神,在征途上磨砺意志,用音符丈量祖国山河,让世界听见新疆故事,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的力量!”

展演前,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于海激励团员们:“你们历经4700公里很不容易,要好好加油!”他还表示自己将于六月前往喀什大学,亲自感受一下这所位于祖国最西部大学的独特魅力。
舞台与海岸:音符丈量山河

5月3日的展演现场,金胡杨管乐团的演绎引爆全场。当悠扬的萨克斯与铿锵的军鼓交织出《礼赞》的雄浑旋律时,台下观众仿佛看见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黄海碧波相融;《阿拉木汗》的灵动节奏中,胡杨般坚韧的民族精神随音符飘向四海。评委会王和声惊叹:“喀什大学金胡杨管乐团不到一年取得如此成就,堪称奇迹!”

当日下午,在万平口海滩开启文化巡游中,乐团成员用手鼓与管乐合奏的《阿拉木汗》以海浪为节拍、鸥鸟作和声,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欣赏。演出结束后,师生们与游客共跳新疆舞,海风中歌声与笑声交织成篇。

此次“中华杯”之旅,是金胡杨管乐团首次参加全国比赛后取得的一次跨越式突破。这群青年以音符为舟,载着文化使者的使命,在艺术海洋中继续破浪前行。他们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喀什大学青年学子的新面貌,更见证了边疆艺术教育的飞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边疆艺术青年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