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喀大新闻 / 正文

华南理工倾情奉献喀大 助力学科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8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援疆教师、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超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援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这一荣誉是对李超在我校援建工作中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我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在东西部教育协作中的丰硕成果。

2024年来,李超在担任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期间,全身心投入教学与管理工作,他立足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构建“专业+思政”双融课程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他积极参与科研帮扶,指导青年教师申报项目、撰写论文,推动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此外,李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深入当地食品企业,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十载帮扶结硕果,双校同心谱新章。李超的先进事迹,正是华南理工大学一批批援派教师接续奋斗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通过选派骨干教师驻校支教、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学科发展平台等举措,为我校开展教学示范、科研指导、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书写了新时代高校协作的山海同心篇章。

党建是教育援疆的“红色引擎”。华南理工大学认真组织开展帮扶活动,前后派出20余位教师参加多种援建活动。教师们以高度的使命感、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接棒而行,持续为我校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喀大生地学院”)助力赋能,创建食品相关专业和学科、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平台,用心用力用情奉献经验和智慧。

签订支部共建协议

双方通过搭建“师生支部联动、联学交流、联办聚力、联动创效”的“四联”工作机制,形成了良好合作局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得到双提升。10多年来,双方的党建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2019年,华工食品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和喀大生地学院教师党支部分别获批第二批全国党建“双创”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教学是教育援疆的“固本基石”。华南理工大学作为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聚焦优质慕课同步课堂、专业课程群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东西部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之路。

李超在喀什大学授课

20余名优秀教师组成的接力式、组团式援疆队伍,柔性帮扶我校食品和生物学科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

疫情期间,8名教师“云端”驰援,开设7门核心课程,有效缓解了喀什大学师资短缺的问题,确保教学不断线。

2022年,联合我校生地学院获批教育部虚拟仿真教研室,进一步打破时空障碍,实现教师线上交流、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能力提升目标;

2023年,由华南理工大学牵头、我校共同参与的“慕课西行”教学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4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华工食品学院教授牵头组建了智力援疆“五人小组团”,深入我校开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帮扶活动,并开设本科生课程《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学》《微生物学》和研究生课程《食品绿色加工》《工程伦理》等,进一步提升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

学科是教育援疆的“发展命脉”。华南理工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2014年开始持续援疆,助力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从无到有,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

通过援疆教师的积极推动,我校在课程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和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学校成功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新疆帕米尔高原生物资源与生态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正积极协助我校申报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同时,牵头成立了喀什广东甜菜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助力喀什大学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建设。

喀什广东甜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来源:南方+)

科研是教育援疆的“创新源泉”。华工食品学院手把手培育苗子,积极拓展援疆科技成果“辐射面”,合作攻关带动地方科技创新。

截至目前,华南理工大学携手喀大生地学院联合申报获批援疆省部级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及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及新疆自然科学基金,累计科研经费超80万元,合作科研论文已达90余篇,其中包括50篇SCI论文、13篇EI论文、18篇中文核心论文。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喀什大学的科研水平,还带动了新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为区域产业创新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人才是教育援疆的“核心动能”。“华南理工大学帮扶模式”十分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筑牢援疆“共同体”。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创新援疆模式,通过“教学-学科-科研-人才”四位一体帮扶体系,累计指导21名喀什大学研究生,其中60%以上留疆服务;以“一对一”传帮带培养8名青年教师(3人晋升副教授),并选派2人赴华南理工攻读博士,助力师资建设。

从企业技术革新到教育提质增效,“华工帮扶模式”以科研赋能产业、以教育反哺边疆,为新疆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边疆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与华南理工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合作,坚持“以援促建、以建促强”的工作思路,让教育援疆成果更好惠及边疆学子,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贡献喀大力量!

上一条:喀什大学赴鄂 推进教育援疆新实践 下一条:喀什大学与山东大学举行对口支援框架协议签约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边疆行动启动仪式

分享至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