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推进会在喀什大学举行。喀什地委副书记、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孟庆源,喀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帕力旦·吐尔逊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及沪喀两地20余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参会,总结共建成果、谋划未来发展。

孟庆源在致辞中回顾上海援疆历程。他指出,双方合作共建已实现从产业投入到教育投入、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式发展。他强调,沪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通过"智力援疆"助力喀什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帕力旦·吐尔逊指出,回望合作之路,上海高校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开放的协作胸怀,为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已成为喀什大学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

交流发言环节,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喀什大学、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9所合作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作交流发言。会议发布《沪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合作共建总结和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分别从教学资源共享、学术交流深化、实践创新突破三方面总结合作成果,并明确未来将依托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深化两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领域的多维度合作,生动诠释"沪喀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会上,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青年骨干教师与喀什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1+1"结对仪式正式启动,确立29对结对帮扶关系。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喀什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赠送《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勉励两地教师传承教育家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顾红亮指出,沪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实现从"面对面"向"点对点"的跨越,将以"3+X"模式深入落实"1+1"结对活动。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结合自身经历阐述教育家精神的力量,表示将持续深化沪喀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教育智慧。

此次推进会标志着沪喀教育合作进入新阶段。未来两地将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教育协作标杆,构建"理论共研、课程共建、师资共育、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与发展贡献沪喀力量,续写教育援疆新篇章。